首页> 花卉繁殖

【 清水排骨多长时间煮熟】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-大众养生网

文章来源:花卉百科最后更新:2022-07-01 23:26:23
【 清水排骨多长时间煮熟】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-大众养生网 文章导读

很多女性在月子期间每天都会吃些排骨,一是有利于自己的身体恢复,二是可以产生更多的乳汁,而且这时候建议不要放太多的盐和调料,用清水炖就可以了。但是清水排骨多长时间煮熟呢?这要看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工具了,如果是压力锅只需要不到二十分钟就可以了,而普通的锅则需要四十分钟以上。

压力锅15分钟左右,普通的不粘锅要半个多小时;

在煮之前先泡10分钟左右,泡出血水,然后再用热水漂一下,排骨就差不多干净了;

放水,放葱姜蒜盐,要是觉得颜色浅放点酱油,把排骨放进去,大火烧开,小火炖30分左右,喜欢有嚼头20分钟左右,出锅前用筷子扎扎瘦肉部分,轻松扎过去就好了!

具体做法如下:

1、排骨提前用清水浸泡1小时,每隔15分钟换一次水

2、将大块的排骨改一下刀,剁成小块

3、将排骨冷水下锅

4、大火煮开

5、撇去血沫

6、高压锅中加入姜片、葱段、桂皮和八角

7、炒锅中加入油,加入冰糖,炒至冰糖融化,成焦糖色

8、下排骨翻炒

9、加入红烧酱油,翻炒上色

10、加入料酒,煮开后关火

11、将排骨倒入高压锅,加煮排骨的汤800毫升,加入2小勺盐

12、上气后压20分钟

13、压好的排骨,捞出,可以直接吃,也可以将汁取出一些用炒锅熬浓,浇在排骨上

喝骨头汤的好处:延缓衰老

一般我们提及骨头汤的作用都会想到是补钙,但是却减缓毛发老化和人体衰老的作用却很少人知道。

人体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是骨髓。红细胞、白细胞等,就是在骨髓中形成的。随着年龄的增大,骨髓制造红、白细胞的功能也自然衰退。当头发脱落、指甲长得慢、身上和脸上出现老人斑、经常出现伤风咳嗽等现象,这就是骨髓开始衰退的表现。因为类粘脱和骨胶原能直接影响到毛发、指甲和皮肤的组织。摄取类粘脱的简单办法是利用动物骨头中的类粘脱。过滤后的骨头汤冷却后沉积的一层粘质的东西,这就是减缓衰老的妙药。这种骨汤可当佐料,做汤炖菜即可用。

喝骨头汤的好处:预防骨质疏松

人到中老年,机体各器官组织开始逐渐衰老,加之微循环障碍,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。老年人又多数缺钙,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。骨头汤中不仅含有丰富的钙,同时还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胶原蛋白,可以疏通微循环并补充钙质。

喝骨头汤的好处:营养容易吸收

骨头汤中富含胶原蛋白,常喝骨头汤可以抗衰老,还能起到增强血细胞造血能力的作用,骨头汤的营养丰富,是大家日常养生的好选择。俗话说“骨头的精髓在汤里”。生活中,大棒骨汤、排骨汤、鸭架子汤等各类骨头汤也切实其实到处可见。那么,是不是用骨头熬的汤就是比用纯肉熬的汤更有营养、更补人呢?骨头汤的切实其实更营养。骨头炖汤一定比纯肉有营养,也更利于接收。

喝骨头汤的好处:常喝不缺钙

关于骨头汤,近年来有一些争论说里面所含钙量非常低,不能靠喝骨头汤来补钙。对此说法,专家的解释是:大骨汤里面的钙含量的确不高,但是等缺钙了才开始补充钙剂,和平时吸收食物里的钙是两回事,长年地从食物的营养中摄取钙质,这些钙质营养会慢慢累加蓄积在人体里,人就可以身体强壮,不缺钙。而大骨汤长年喝,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。猪的大骨里有胶原蛋白、脂肪等易于人体吸收的营养,猪肉本身属于温性食物,不易上火,比牛羊肉更易消化和吸收。

免责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上一篇:【什么鱼适合做鱼松】_怎么做_如何做-大众养生网

下一篇:【绿豆饼的营养】_绿豆饼_作用功效_益处_好处-大众养生网

热门植物更多+

种植/观点更多+

    种植文章
  • 科普
  • 常识
  • 推荐
  • 不同颜色蝴蝶预兆...
  • 紫色的花有什么寓意,紫色的花...
  • 红豆杉老木料,红豆杉鉴别方法...
  • 吃紫花苜蓿有什么禁忌,紫花苜...
  • 菊花好养是什么梗...
  • 康乃馨单价,康乃馨20年保险太差...
  • 金桂和沉香桂哪个更好养,金桂...
  • 风信子是不是有毒,风信子花香...
  • 鸡冠花功效主治,野鸡冠花的药...
  • 章姬草莓苗,章姬草莓苗叶子特...
  • 松树特点和作用有哪些,松树的...
  • 北方彩叶树种有哪些,适合北方...
  • 羽衣甘蓝粉可以每天喝吗,羽衣...
  • 相思豆有毒性吗,相思豆毒性被...
  • 黄金槐树10公分价格,8公分黄金...
  • 18公分白蜡,白蜡胸径10树高420...
  • 更多+

    本站郑重声明: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请核实,风险自负。 网站统计

    Copyright © 2013-2020 All right reserved. 植物网 版权所有